• 2012年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汉语教学
    • 论评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质量的几个维度

      2012(6):5-9.

      摘要 (2379) HTML (0) PDF 926.56 K (1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成绩突出,成效喜人。当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作出科学评价成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发展的重要任务。评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质量,需坚持方向维度、理论维度、实践维度、创新维度和转化维度。

    • 波普尔科学哲学思想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2012(6):10-14.

      摘要 (2734) HTML (0) PDF 739.44 K (1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证伪主义”为核心的波普尔科学哲学在上个世纪成功替代了逻辑实证主义成为科学哲学上的主导,这不仅是科学哲学的一次革命,还对科学教育的科学本质观、科学教学目标和理念,以及科学教育模式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南宋宰相赵鼎奏疏的忧愤之情

      2012(6):15-19.

      摘要 (2211) HTML (0) PDF 1.13 M (1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南宋宰相赵鼎的奏疏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及自己身处其间的政治遭际和态度,其间不乏激烈情感的外现。绍兴四年八月“御札参知政事赵鼎知枢密院事,充川陕宣抚处置使“,对于这一次任命,赵鼎的奏疏中充满忧愤之情,他从“人言可畏”和当权者的“沮抑”两个方面落笔,议政与陈情自然结合,文中的议论因其真情的注入更具感染力,而情感的表达也因议论的犀利而增强了内力。

    • 西晋藩王政治研究

      2012(6):20-25.

      摘要 (3479) HTML (0) PDF 1.27 M (1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魏晋更替后,晋武帝分封了二十七个同姓藩王,地方上出现了与西汉初郡国并行制相似的行政管理模式,藩王们又入主中央权力中枢,担任太尉,尚书令等,参与最高决策;又通过持节、都督诸军事等方式,掌控着中央﹑重要边关军镇和统兵征伐四方等军政大权,形成了西晋的藩王政治。藩王势力作为封建王朝中的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和社会阶层,在西晋统治集团中的影响和作用从来没有停止过。

    • 清代“湖广填川”移民带来的社会和生态冲突 及其调控

      2012(6):26-31.

      摘要 (2746) HTML (0) PDF 1.11 M (1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清代“湖广填川”移民运动,给巴蜀带来了大量劳动力,促进了巴蜀经济的恢复,社会的发展。但因习俗差异和土地问题,土客之间,移民族群间的冲突频发;且人口的迅速膨胀,人地矛盾突出,过度开荒种地,又造成一系列生态问题。清政府在处理土客之间,移民族群间的冲突中,其政策是积极有效的,但面对人地矛盾,其政策又是消极的,暂时的。

    • 有根的诗学 ——叶维廉诗学与道家美学

      2012(6):32-36.

      摘要 (2632) HTML (0) PDF 1.09 M (1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叶维廉先生是公认的中国现代诗学大家,其诗学的根深植于诗歌创作和中华文化,同时又极富理论智慧和世界眼光。叶维廉诗学的特点在于其把诗学建设自觉纳入一种道家文化的话语体系进行诠释,或者也可以说是从一种道家文化的眼光来诠释诗学问题。有根的诗学使叶维廉先生的诗学进一步超越了对于文学规律的寻求,而进入到真正意义上的诗歌美学和诗的哲学的境界。

    • 叶嘉莹“兴发感动”理论对王国维“境界”的 体系化及反思

      2012(6):37-43.

      摘要 (3109) HTML (0) PDF 1.31 M (1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港台词坛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研究上延续了晚清民初的词学本体传统,在对《人间词话》进行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彼此商榷和讨论,提出了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对以“境界”为核心的诸概念的理解问题。在此研究背景中,叶嘉莹最大的贡献在于,当港台词坛对王国维的研究还停留在对个别概念的理解和论争上时,她已经有意识地运用“兴发感动”理论使“境界”体系化,并使其在动态系统中获得自身内涵。但叶嘉莹的“兴发感动”理论将“境界”的创作视野囿于词的生命感发力,没有体会到王国维在“境界”中熔铸的人文理想,最终还是与王国维的“境界”擦肩而过。

    • 历史的记忆与悲壮的叙述 ——关于中国远征军的文学书写

      2012(6):44-49.

      摘要 (2944) HTML (0) PDF 1.19 M (1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70周年到来之际,梳理对中国远征军的文学书写以寻求新的写作突破,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远征军的文学书写伴随着远征军入缅作战就开始了,从最早出现的各种战地报道、纪实性文学作品到穆旦《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的出现,中国远征军的文学书写在不断地走向深入。这一书写过程在20世纪80年代重新开启之后,作家们在历史还原和个体叙事两个维度之间深入展开,使这一段历史获得了新的文学意义。中国远征军作为一份厚实的文学书写资源,无论是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还有着巨大的挖掘空间。

    • 文学社团研究的视野拓展与方法创新 ——评李光荣、宣淑君著《季节燃起的 花朵——西南联大文学社团研究》

      2012(6):50-53.

      摘要 (2384) HTML (0) PDF 773.22 K (1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学社团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组成部分,而校园文学社团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文学社团研究的多样性,而且开拓了文学社团研究的新领域。李光荣、宣淑君所著的《季节燃起的花朵——西南联大文学社团研究》,以西南联大文学社团为研究对象,在治学精神、学术追求、研究视野与研究方法上给予同行研究者以启示,推动了学界在文学社团研究方面的深入与发展。

    • >文学与文献
    • 重庆知识青年移民及其文化研究

      2012(6):54-62.

      摘要 (4477) HTML (0) PDF 1.84 M (1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1953年到1981年,举国上下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广泛而持久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这场运动曾经涉及全国大部分家庭,且产生过极大影响。四川是人口大省,当时隶属四川省的重庆市曾有数十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国家政策性移民的组成部分,重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当代重庆移民研究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就重庆知青的移民运动、移民前后的生存状态、知青的返城与困惑、知青的移民文化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 地域文化与文化区域的文化研究 ——“黔中文化研究”的科学价值取向问题

      2012(6):63-69.

      摘要 (3962) HTML (0) PDF 1.33 M (1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重视“黔中文化研究”的科学价值取向维度,符合学术规范正确阐释与之相关的“地域文化”、“文化区域”与“文化研究”三个核心概念内涵,并科学应用于“黔中文化研究”的学术实践,可持续推进“黔中文化研究”,为渝东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 文学视域下土家族的哭嫁民俗

      2012(6):70-73.

      摘要 (3032) HTML (0) PDF 801.92 K (1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家族的“哭嫁”民俗,蕴含了原生态文学艺术的因子,成为土家族地区原生态文学艺术壮美画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哭嫁”民俗关照了土家人的现实生活状态和社会情绪表达,也就具有了文学本体上的特质。土家族姑娘唱出的“哭嫁歌”,带上了某些土家民族共同的审美心理定势和群体审美心理。

    • >艺术
    • 我国特殊教育的困境与突破: 基于制度伦理的考察

      2012(6):74-82.

      摘要 (2189) HTML (0) PDF 1.65 M (1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为跨学科领域的特殊教育在目前的教育制度体系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在特殊教育的制度建设上,存在着制度体系整合乏力、效率优先的残疾人教育导向、专业化支持缺失、制度运行的非操作性等方面的伦理困境。突破这些困境需要在制度建设上凸显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伦理价值导向,强化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价值,相关制度的系统整合,以特殊需要教育超越残疾人教育,将专业化和支持力量作用制度化,并通过强化监督与约束机制保证其可操作性。

    • 论学校和谐管理模式的构建

      2012(6):83-88.

      摘要 (2133) HTML (0) PDF 965.69 K (1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学校和谐管理模式是指由有利于实现学校和谐发展的学校管理系统各个要素构成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组合方式。构建学校和谐管理模式需要做到五方面:和谐的学校管理目标:培养出和谐发展的学生,关怀教师的生命成长;和谐的学校管理过程:强化尊重和理解,融入人文关怀;和谐的学校管理方式:发挥各类人员的主体性,引导教师自我管理;和谐的学校组织文化:强调价值观领导,构建学校共同愿景;和谐的学校领导者品质:提高综合素养,体现人格魅力。

    • 基于因子分析的武陵山区中心城市经济竞争力评价

      2012(6):89-96.

      摘要 (4082) HTML (0) PDF 1.18 M (1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设计了一套城市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利用2011、2009和2006年的统计数据,借助因子分析方法对武陵山区六个中心城市经济竞争力做了评价。结果表明:湖南怀化经济竞争力排名第一,湖北恩施紧追其后,贵州铜仁逐步上升,湖南湘西逐步下降,张家界和黔江分居五六位。其原因一方面可能在于各地行政管辖范围不一致使各自经济体量有别,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各地经济发展速度快慢不同以致排名顺序因时而变。

    • 武陵山地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经营组织形式思考

      2012(6):97-101.

      摘要 (2649) HTML (0) PDF 1.36 M (1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是“特”,经营载体应该是企业组织形式。农业尤其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绿金”农产品未来发展趋势是资本化、专业化、市场化方向,而企业(公司)组织形式是被证明了的最具竞争力的形式。当前农业领域的企业发展还不成熟,农业领域还欠缺优秀的企业家、农业规模化经营管理的经验以及良好的制度环境,因此,培育优秀的农业企业家、完善农业市场化的制度环境是山区发展农特产业的关键所在。

    • 案件管理工作对提升案件质量的作用研究 ——基于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实施环境

      2012(6):102-107.

      摘要 (2511) HTML (0) PDF 1002.17 K (1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案件管理属检察行政管理学范畴,是对检察工作流程节点的管理与监督,是刑事诉讼流畅运转、规范执行的重要保障。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的施行必将为案件管理工作带来诸多挑战,因此,案件管理应坚守职能定位,综合运用事中审查和事后评查的直接手段,充分借助检察官执法档案和检察业务考核的间接手段,为推动检察机关案件质量提升发挥积极效用。

    • 商事审判中对商事习惯的确认

      2012(6):108-112.

      摘要 (2542) HTML (0) PDF 817.77 K (1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有效利用商事习惯是提升商事审判工作质量的一个必要手段。只有经过一定程序并且得到该程序确认的商事习惯才能够在司法审判中适用。确认商事习惯是在司法中予以合理适用的前提,而有效确认则涉及诸多诉讼及商法本身的理论问题。

    • WTO框架下中国电信市场的外资准入限制分析

      2012(6):113-118.

      摘要 (2002) HTML (0) PDF 1000.69 K (1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电信服务业是其他服务贸易得以开展的基础,中国的入世对于外国电信服务营运商来说意味着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本文将从当前中国电信市场存在的对外国营运商的准入限制着手,指出当前中国电信政策与WTO相关规定不符合的地方。同时结合我国《加入议定书》中的义务来分析当前电信市场准入制度的不足。

    • 论我国行政和解制度之建立

      2012(6):119-125.

      摘要 (2609) HTML (0) PDF 1.25 M (1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行政和解作为一种有效的行政纠纷解决方式被广泛采用,但受制于“行政权不得处分”的传统理论,和解在行政法理论和法律制度上缺乏整体认可和系统建构。随着契约行政、公众参与和合作协商在行政法中兴起,基于自由裁量基础上的行政和解不仅筑牢了理论根基,也在我国法治探索中积累了实践经验,建立和解制度的条件基本成熟。可借鉴欧美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先行经验,加快行政和解相关立法,合理界定和解适用范围,完善具体程序设计,强化和解监督,以实现制度、理论和实践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和谐。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
友情链接